非法生产农药零容忍!池州东至开出百万罚单并实施十年禁业
发布日期:2025-6-13 8:33:59 信息来源:棉铃虫什么时候打药好、棉铃虫防治关键期、治钻心虫药、棉花掉花蕾怎么办
近日,河北军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从农药网了解到池州市东至县农业农村局成功查处一起性质恶劣的非法生产农药案,彰显了对非法农药生产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和高压打击态势。
经查,东至县安徽兴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隆化工”)在未依法取得农药登记证的情况下,擅自非法生产2甲4氯异辛酯原药及制剂成品。该局于2024年9月在工作中发现相关线索后,迅速成立专班展开深入调查。历时7个月的缜密侦查,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核查等确凿证据,认定兴隆化工存在大规模非法生产行为。为彻底铲除非法产业链,东至县农业农村局深挖扩线,对涉嫌非法采购兴隆化工所产假劣2甲4氯异辛酯的下游企业进行了全面核查。目前,已完成对浙江、山东、安徽等多地相关农药生产企业及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调查取证工作。
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禁用的农药,未依法取得农药登记证而生产、进口的农药,以及未附具标签的农药,按照假农药处理”。兴隆化工未获登记证生产农药的行为已构成违法。
对此,东至县农业农村局依法予以严惩:
1.责令兴隆化工立即停止非法生产行为。
2.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3.处以违法所得10倍的严厉罚款,罚没款合计高达1,308,890元人民币。
4.对涉事企业生产调度负责人方某处以10年内不得从事农药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禁止处罚。
近年来,农药非法生产经营现象屡禁不止,给原本公平竞争的农药经营环境带来较大冲击,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较大风险。此案的严厉查处,充分体现了主管部门维护农药生产法制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权益、促进农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
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和假农药制售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隐蔽性,要想有效遏制,需依靠全行业的共同力量,营造公平竞争、秩序稳定的农资市场环境,为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上一篇:中国农资流通协会联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种子协会发布《农资线上销售诚信经营倡议书》
下一篇:农药企业并购重组加速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好处?